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药物过敏性皮炎怎么回事

2025.03.18 09:24

药物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由于个体对某些药物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而引发的皮肤炎症。这种炎症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水疱、脱皮甚至全身性反应。药物过敏性皮炎的发生与个体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密切相关,当药物进入体内后,免疫系统误将其识别为有害物质,从而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

药物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与体内的抗体或免疫细胞结合,触发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皮肤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常见的致敏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青霉素、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等。某些外用药物或化妆品中的成分也可能引发局部过敏性皮炎。个体差异在药物过敏性皮炎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既往过敏史以及免疫状态均可能影响发病风险。

预防和治疗药物过敏性皮炎需注意多方面因素。首先,明确过敏原至关重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皮肤试验或血液检测,可以确定致敏药物。一旦确诊,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避免再次接触。治疗上,轻症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或外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重症患者需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日常生活中,应谨慎用药,尤其是已知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保持良好的皮肤护理习惯,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也有助于减少皮肤炎症的发生。若出现疑似药物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