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电图的检查范围是什么

2025.03.24 17:51

心电图检查范围包括诊断心律失常、评估心肌缺血与梗死、监测电解质紊乱、观察药物对心脏的影响、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通过分析心电图的波形、间期和节律,可以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评估心肌缺血与梗死:心电图在心肌缺血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等改变;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可出现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及T波改变。这些特征性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3.监测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对电解质紊乱的监测具有敏感性,尤其是钾、钙、镁等离子的异常。高钾血症时,心电图可出现T波高尖、QRS波增宽;低钾血症时,心电图可出现U波增高、ST段压低。这些改变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电解质紊乱。

4.观察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对心脏电活动有显著影响。心电图可以监测这些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时,心电图可出现ST段鱼钩样改变、房室传导阻滞等。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不良反应。

5.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心电图虽不能直接显示心脏结构,但可通过电活动的改变间接反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左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出现R波增高、ST段压低;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出现右偏、R波增高。这些改变有助于评估心脏病变的程度和预后。

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简便、快速的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通过综合分析心电图的各项指标,可以为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