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子宫腺肌瘤是什么

2025.04.07 08:43

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是子宫肌层内出现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组成的良性肿瘤。子宫腺肌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通常表现为子宫肌层内出现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导致子宫增大、痛经、月经异常等症状。该疾病多发于育龄女性,尤其是30至50岁之间的女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子宫腺肌瘤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有关。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位于子宫腔内,但在某些情况下,子宫内膜组织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异位病灶。这些异位病灶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子宫肌层增厚、纤维化,最终形成腺肌瘤。常见的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性交疼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不孕或反复流产的情况。诊断主要依靠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子宫腺肌瘤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症状较轻或接近绝经期的患者,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等,以缓解症状并抑制病灶进展。对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包括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术后需密切随访,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饮食上应避免摄入过多雌激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豆制品、蜂王浆等,以减少对病情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