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指甲和肉分离怎么回事

2025.03.18 09:24

指甲和肉分离通常是由于甲床与指甲板之间的连接出现问题,医学上称为甲剥离。这种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外伤、感染、皮肤病、营养不良或系统性疾病等。指甲与肉分离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伴随疼痛或不适,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指甲与肉分离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外伤是最常见的因素,例如指甲受到撞击、挤压或过度修剪,可能导致甲床与指甲板分离。真菌感染也是常见原因,尤其是甲癣,会导致指甲变厚、变色并逐渐与甲床分离。某些皮肤病,如银屑病或湿疹,也可能影响指甲健康,导致剥离现象。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或蛋白质,会影响指甲的生长和强度,增加剥离的风险。系统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或血液循环问题,也可能间接导致指甲与肉分离。

在发现指甲与肉分离时,需注意避免自行处理或强行剥离指甲,以免加重损伤或引发感染。保持指甲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如清洁剂或指甲油。如果怀疑是真菌感染,应及时就医,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对于因营养不良引起的剥离,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A、C、D、E以及锌、铁等矿物质的食物摄入。若剥离现象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如疼痛、红肿或分泌物,应尽快咨询医生,排除潜在的系统性疾病或皮肤病。

指甲与肉分离虽不罕见,但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有助于恢复指甲健康,避免进一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