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空洞症怎么手术

2025.08.11 14:18

脊髓空洞症手术方式包括后颅窝减压术、空洞分流术、脊髓切开引流术、硬膜成形术、椎板切除术。具体分析如下:

1.后颅窝减压术:通过切除部分枕骨及寰椎后弓,扩大后颅窝容积,减轻脑脊液循环压力,改善脊髓受压情况。手术需暴露枕骨大孔区域,分离硬脑膜并处理可能的粘连,术后需密切观察脑脊液漏及感染风险。

2.空洞分流术:将硅胶导管置入空洞腔与蛛网膜下腔或腹腔之间,引流异常积聚的液体。手术需精准定位空洞位置,避免损伤正常脊髓组织,分流管可能发生堵塞或移位,需长期随访。

3.脊髓切开引流术:直接切开脊髓表层,释放空洞内液体以降低内部压力。操作需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减少神经损伤风险,术后可能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需结合康复治疗。

4.硬膜成形术:扩大硬脊膜腔以改善脑脊液流动,通常采用自体筋膜或人工材料修补。手术需精细缝合避免脑脊液渗漏,术后可能因瘢痕增生导致再次狭窄,需定期影像学评估。

5.椎板切除术:切除部分椎板减轻脊髓压迫,适用于合并脊柱畸形的病例。手术范围需根据压迫程度调整,术后需佩戴支具保护脊柱稳定性,避免远期脊柱变形。

手术选择需结合影像学结果与症状严重程度,术后需定期复查磁共振观察空洞变化。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出现发热或伤口异常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