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房颤发作时如何自救

2024.12.05 17:58

房颤发作时可通过休息、放松、药物、吸氧、呼叫急救自救。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

房颤发作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此时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休息能够减少身体的耗氧量,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助于缓解房颤带来的不适症状,如心慌、气短等。避免因继续活动而导致症状加重,为身体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等待房颤症状的缓解或者医疗救援的到来。

2.放松:

保持情绪的稳定和放松至关重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刺激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加重房颤。可以尝试深呼吸,慢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慢地呼气,重复几次。也可以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要放松,转移注意力,不去过度关注房颤带来的不适,有助于减轻心脏的应激反应,使房颤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药物:

如果患者本身有房颤相关的备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可以按照医嘱服用。这些药物能够减慢心率,改善房颤时的心率过快情况,减轻心慌等症状。但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平时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加重病情。

4.吸氧:

如果身边有吸氧设备,可以进行吸氧。吸氧能够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心肌缺氧的状况。因为房颤发作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吸氧有助于缓解心肌缺氧引起的胸痛、胸闷等症状,对减轻房颤发作时的不适有一定帮助。

5.呼叫急救:

如果房颤发作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头晕、黑矇等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急救人员能够提供专业的医疗救助,如进行心电图检查、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走动,以减少意外发生的风险。

房颤发作时,不要自行尝试没有医学依据的方法。如果有基础疾病,平时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在自救过程中,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告知急救人员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