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息肉都有哪些症状

2025.01.18 13:55

肠息肉可能有便血、腹痛、肠道刺激症状、脱垂、贫血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便血:便血是肠息肉较为常见的症状。当息肉表面发生破溃时,就容易引发出血。血液通常附着在粪便表面,颜色可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因为息肉组织相对脆弱,肠道蠕动以及粪便的摩擦都可能导致其破损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多为间歇性发作。如果息肉位置较低,靠近直肠,便血可能更为明显,有时还可能伴有黏液。

2.腹痛:腹痛也是肠息肉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引起肠梗阻,导致肠内容物通过不畅,从而引发腹痛。这种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位置常位于腹部中央或偏下部位。如果息肉发生扭转,还会引起急性腹痛,疼痛较为剧烈,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另外,息肉长期刺激肠道黏膜,也会引起肠道痉挛,导致腹痛发作。

3.肠道刺激症状:肠道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肠息肉会改变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影响肠道的蠕动节律。息肉作为肠道内的异物,会刺激肠道黏膜,使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泻。而当息肉较大或者较多时,又可能堵塞肠道部分管腔,导致便秘。这种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并且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下降等情况。

4.脱垂:当息肉的蒂较长或者息肉体积较大时,有可能会发生脱垂现象。这种脱垂在排便时较为明显,息肉可能会随着粪便的排出而脱出肛门外。开始时可能在排便后可自行回纳,但如果脱垂情况反复发生,息肉可能会逐渐增大,难以回纳,甚至会引起嵌顿,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多见于直肠息肉患者。

5.贫血:长期的便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贫血。由于肠息肉引起的便血是慢性失血过程,人体在长期慢性失血的情况下,铁元素不断流失,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乏铁元素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如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肠息肉。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吃蔬菜、水果,适度运动,定期进行肠道检查,特别是有家族肠道疾病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