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量低下是不是骨质疏松

2024.10.13 00:46

骨量低下并不等同于骨质疏松,但骨量低下是骨质疏松的前期状态。

骨量低下意味着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如钙等,比正常水平稍低,但尚未达到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此时,骨骼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结构破坏和脆弱性增加,但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骨质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骨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发展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当骨量低下持续进展,骨小梁变得稀疏、变薄甚至断裂,骨骼的强度和韧性显著降低,轻微的外力作用,如摔倒、咳嗽等,都可能引发骨折。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骨量低下这一状态。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适度的运动,如负重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和增强骨骼强度;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习惯,来预防骨量的进一步流失。对于已经存在骨量低下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骨骼健康,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并及时进行治疗。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如绝经后女性、老年人等,早期进行骨量筛查和干预尤为重要。骨量低下是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信号,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骨骼健康,防止其发展为严重的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