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外科

什么是肛管癌

2024.07.09 17:10

肛管癌是指发生于肛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肛管癌相对少见,但却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疾病。肛管是消化道的末端部分,从解剖学角度看,包括齿状线至肛缘的部分。肛管癌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一穴肛原癌等病理类型,其中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

肛管癌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的肛瘘、肛裂等肛管慢性炎性刺激,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肪饮食、肥胖等也可能与之相关。

肛管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肛门不适、瘙痒、疼痛,伴有便血或黏液血便。后期可出现肛管狭窄,导致排便困难、大便变细等。如果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还可能引起会阴部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肛管癌主要依靠肛门指诊、直肠镜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来制定。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提高肛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和预防意识,以便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