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供血不足胃出血怎么办

2025.02.10 17:38

供血不足胃出血应改善供血、止血、补充血容量、治疗原发病、调整饮食。具体分析如下:

1.改善供血:供血不足可能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和修复。可通过改善整体血液循环来缓解,例如使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避免加重胃出血风险。同时,患者应保持合适体位,如卧位时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增加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间接改善胃部供血情况。

2.止血:胃出血是紧急情况,需要尽快止血。可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如使用止血药物,像凝血酶等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促进凝血。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情况,可能需要内镜下止血,通过内镜找到出血点并进行止血操作,如电凝止血、注射止血药物等。

3.补充血容量:胃出血会导致失血,补充血容量至关重要。如果出血量较少,可以通过输入晶体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补充。若出血量较大,则需要输入血液制品,如红细胞悬液、血浆等,以纠正贫血和凝血功能异常,维持身体正常的血液循环和生理功能。

4.治疗原发病:供血不足和胃出血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例如,心血管疾病导致供血不足,胃部溃疡或肿瘤引起胃出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是根本措施。如治疗心血管疾病改善供血,对于胃部疾病,若是溃疡则进行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肿瘤则可能需要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

5.调整饮食:在治疗期间,饮食调整非常关键。患者应禁食一段时间,待出血停止后,逐渐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流食如米汤等容易消化吸收,不会对胃部造成较大刺激。避免食用辛辣、粗糙、刺激性食物,防止再次损伤胃黏膜导致出血加重。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家属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若出现异常如头晕加重、再次呕血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医生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