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痤疮的中医辩证是什么

2024.12.02 15:59

痤疮在中医辩证中有多种情况。总体而言,主要与热、湿、瘀等病理因素相关,并且与肺、胃、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联系。

从脏腑辩证来看,肺经风热证较为常见。肺主皮毛,当外感风热之邪,或肺经有热时,热邪熏蒸肌肤,就容易引发痤疮。患者往往表现为颜面潮红,粉刺焮热、瘙痒,或有脓疱,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因为风热之邪侵袭肌表,热邪蕴结于肺经所循行的面部皮肤,导致气血壅滞,发为痤疮。

脾胃湿热证也是痤疮的重要证型。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等,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肌肤而发为痤疮。此类患者的痤疮多为丘疹、脓疱,常伴有口臭口苦,纳呆,腹胀,便秘或便溏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表现。这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湿热之邪内生,湿热熏蒸于面部,导致皮肤气血不畅,湿热与气血相搏结,从而形成痤疮。

另外,肝郁气滞证也不容忽视。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灼伤阴血,炼液为痰,痰瘀互结于面部肌肤则发为痤疮。患者的痤疮常伴有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女子月经不调等症状,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因为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再加上痰浊内生,痰瘀互结于肌肤,使得痤疮难以消散。

在中医治疗痤疮时,会根据不同的辩证结果,采用清热疏风、利湿清热、疏肝理气等不同的治法,以调整脏腑功能,消除病理因素,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例如对于肺经风热证,常用银翘散加减以疏风清热;脾胃湿热证则以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来清热利湿解毒;肝郁气滞证可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同时,中医还注重整体调理,在治疗痤疮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指导,以提高治疗效果,防止痤疮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