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抽搐是什么原因引起

2024.08.29 16:46

婴儿抽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癫痫、发热、低钙血症、脑炎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体分析如下:

1.癫痫:婴儿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婴儿抽搐。癫痫发作时,婴儿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动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脑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医生建议采取抗癫痫药物治疗。

2.发热:婴儿发热也可能引起抽搐,称为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多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时,通常在38.5℃以上。此时,家长应立即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身体,并及时就医,查找发热原因,对症治疗。

3.低钙血症:低钙血症是指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导致婴儿抽搐。针对低钙血症,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改善症状。同时,注意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

4.脑炎:脑炎是指脑组织发生炎症,可能导致婴儿抽搐。针对脑炎,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或抗细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病情变化,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新生儿在出生过程中,因缺氧和缺血导致脑损伤。这种情况下,婴儿可能会出现抽搐等症状。针对此病,需及时进行氧疗和支持治疗,降低脑损伤程度。

婴儿抽搐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抽搐时,切勿慌张,应保持冷静,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期尽快缓解症状,确保婴儿健康成长。同时,家长还需注意观察婴儿的日常表现,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抽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