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乳房核磁共振是怎么做的

2025.03.05 16:30

乳房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乳房进行检查的医学影像学方法。该技术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高分辨率的乳房图像,帮助医生评估乳房组织的结构和病变情况。乳房核磁共振通常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以及治疗后的随访,尤其适用于乳腺密度较高或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

进行乳房核磁共振检查时,受检者需要俯卧在检查床上,乳房自然下垂至专用的线圈中,以确保成像的清晰度。检查过程中,设备会生成强大的磁场,并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乳房组织中的氢原子,使其产生共振信号。这些信号被接收并转化为详细的横断面图像。整个过程通常持续30至60分钟,期间需要保持静止以确保图像质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注射对比剂以增强病变区域的显影效果,从而更清晰地识别异常组织。

乳房核磁共振检查虽然安全无创,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受检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是否有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或其他可能受磁场影响的设备,因为这些可能会影响检查的安全性。其次,怀孕或疑似怀孕的女性应谨慎选择此项检查,尽管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核磁共振对胎儿有害,但仍需权衡利弊。检查前应避免佩戴金属饰品或穿着带有金属部件的衣物,以免干扰成像。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听到较大的噪音,建议使用耳塞或耳机以减少不适。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影像科医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