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不正常应该怎么办

2025.02.23 12:28

大便不正常可从调整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舒缓情绪、及时就医这几方面应对。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饮食对大便性状影响很大。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像西兰花、芹菜等、水果如香蕉、苹果、全谷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使大便松软易于排出。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喝6-8杯水,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这些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大便不正常,例如便秘或者腹泻等情况。

2.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肠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每天尽量保持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如果作息不规律,可能会打乱肠道的正常节律,使大便的次数、性状等发生改变,比如可能会出现便秘或者排便时间不固定等问题。

3.适度运动:运动能够增强肠道的蠕动功能。像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适度运动,可以刺激肠道肌肉的收缩,促进大便在肠道内的移动。例如,散步时身体的晃动会带动肠道的蠕动,有助于改善大便不正常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久坐不动而导致便秘的人群,运动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

4.舒缓情绪:情绪对肠道功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期的紧张、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肠道的神经调节,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来舒缓情绪。当情绪得到放松时,肠道的功能也会趋于正常,例如一些人在情绪紧张时会出现腹泻的症状,通过舒缓情绪能够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5.及时就医:如果大便不正常的情况持续较长时间如超过一周,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便血、体重下降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大便常规、肠镜等来确定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自行用药可能会掩盖病情或者延误治疗,所以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在应对大便不正常的情况时,不要自行盲目使用泻药或者止泻药,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肠道功能造成进一步的损害。同时,要注意观察大便的变化情况,包括颜色、性状、气味等,有助于判断肠道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