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底板肌腱坏死怎么办

2025.07.23 08:37

脚底板肌腱坏死需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术后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避免患处过度负重或摩擦、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脚底板肌腱坏死需尽快到专科医院检查,通过影像学手段明确坏死范围及程度。医生会根据症状轻重制定个性化方案,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保留肌腱功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坏死扩散,影响行走能力。

2.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轻度坏死可采用药物消炎、局部制动或物理疗法促进修复。若肌腱断裂或大面积坏死,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修复肌腱,必要时移植健康肌腱。手术时机与方式需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3.术后严格遵循康复计划:手术后需固定患足并逐步进行康复训练,防止肌腱粘连或萎缩。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力量练习。康复周期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强度,避免二次损伤。

4.避免患处过度负重或摩擦:恢复期间减少站立或行走时间,使用矫形鞋垫分散压力。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防止因摩擦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睡眠时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

5.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治疗后每1-2个月复查一次,通过触诊或影像检查确认肌腱愈合进度。若出现红肿、疼痛加剧需立即就诊,排查感染或复发可能。长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

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营养,避免吸烟饮酒影响组织修复。不可自行使用偏方或过度按摩患处,防止病情恶化。日常活动应量力而行,逐步恢复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