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脑部出现了动脉瘤怎么办

2025.03.24 17:51

脑部出现动脉瘤应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破裂风险、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术后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脑部动脉瘤是一种潜在危险的疾病,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如剧烈头痛、视力模糊或意识障碍,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动脉瘤破裂至关重要,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2.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脑部动脉瘤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包括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这些检查可以准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评估破裂风险: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医生会评估动脉瘤的破裂风险。高风险动脉瘤需要尽快治疗,而低风险动脉瘤可能采取观察策略,但需定期复查以监测变化。

4.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治疗脑部动脉瘤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夹闭适用于位置较浅的动脉瘤,而血管内介入治疗则适用于深部或手术难以到达的动脉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5.术后定期复查: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术后都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并发症。复查频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为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之后每年一次。

脑部动脉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动脉瘤的特征以及治疗的风险和收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以降低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同时,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