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经常胸闷心慌是为什么

2024.10.12 11:00

经常胸闷心慌可能是由心脏疾病、肺部疾病、心理因素、贫血、内分泌疾病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疾病: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核心器官,当出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问题时,心脏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冠心病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会使心跳节律紊乱,心肌病会削弱心肌的收缩能力。这些情况都可能引发胸闷心慌的症状。患者可能在劳累、情绪激动或休息时出现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

2.肺部疾病:肺部负责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栓塞等肺部疾病,会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氧气供应不足,身体就会出现缺氧反应,表现为胸闷和心慌。肺部疾病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3.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能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从而产生胸闷心慌的感觉。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在情绪波动时症状加重,通过心理调节或抗焦虑治疗可能会有所缓解。

4.贫血:贫血意味着血液中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减少,导致组织和器官缺氧。为了弥补氧气供应的不足,心脏会加快跳动、加强收缩,这就容易引起心慌。同时,由于全身缺氧,也可能出现胸闷的症状。患者还可能有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表现。

5.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使心脏兴奋性增高、心跳加快,进而导致胸闷心慌。患者通常还会有怕热、多汗、手抖、消瘦等症状。

经常胸闷心慌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需要综合考虑症状的特点、发作的诱因、伴随的其他症状以及相关的检查结果,才能明确具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这种症状频繁出现或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