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结肠息肉疼痛怎么办

2025.01.08 07:29

结肠息肉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调整饮食、局部热敷、心理调节来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可缓解结肠息肉引起的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能减轻炎症反应带来的疼痛。但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可能的副作用,比如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有一定刺激,所以要严格遵循医嘱。对于伴有肠道感染引发疼痛的情况,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消除炎症,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2.手术治疗:当结肠息肉疼痛较为严重或者息肉存在恶变风险时,手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手术可以直接切除息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随着息肉的去除,疼痛也会逐渐减轻。不过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穿孔等,需要在术前做好评估和准备工作。

3.调整饮食:合理的饮食有助于缓解结肠息肉疼痛。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刺激息肉部位,导致疼痛加剧。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可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对息肉的刺激,从而减轻疼痛。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4.局部热敷:局部热敷能够改善肠道局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肠息肉引起的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腹部疼痛部位,每次热敷时间约15-20分钟,温度以感觉温热但不烫伤皮肤为宜。热敷能够使肌肉松弛,减轻肠道痉挛,对于因肠道痉挛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要注意热敷的温度和时间,防止烫伤皮肤。

5.心理调节:心理状态对疼痛的感受有影响。长期的焦虑、紧张可能会加重结肠息肉疼痛的感觉。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心理放松时,身体的应激反应会减轻,有助于缓解疼痛。同时,家人和朋友给予的关心和支持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

在处理结肠息肉疼痛时,要密切关注疼痛的变化情况,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如便血、发热等,应及时就医。同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或进行不恰当的处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