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多梦无法深度入睡怎么办

2025.09.11 19:34

多梦无法深度入睡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建立规律作息固定入睡时间、避免睡前过度刺激减少使用电子设备、适当运动但避免睡前剧烈活动、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或冥想等方法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睡眠环境直接影响入睡质量,光线和噪音会干扰褪黑素分泌,导致睡眠浅且多梦。建议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外部光源,必要时佩戴耳塞减少噪音干扰。卧室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控制在50%-60%,床垫和枕头需符合人体工学支撑,避免因不适感影响深度睡眠。

2.建立规律作息固定入睡时间:生物钟紊乱会加重睡眠障碍,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能稳定睡眠节律。建议设定7-8小时睡眠时长,避免周末补觉打乱节奏。若躺床20分钟仍未入睡,可起身进行低刺激活动,待困倦后再尝试入睡,减少因焦虑导致的反复觉醒。

3.避免睡前过度刺激减少使用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延迟入睡时间。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改为阅读纸质书或听轻音乐。避免激烈讨论、恐怖影视内容,防止大脑皮层过度兴奋。晚餐不宜过饱,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胃肠负担或代谢刺激影响睡眠连续性。

4.适当运动但避免睡前剧烈活动:日间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可提升睡眠质量,但睡前3小时内应避免高强度锻炼。运动时体温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过程有助于产生困意,但剧烈活动会激活交感神经,导致心跳加快和肌肉紧张,反而延长入睡时间。

5.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或冥想:睡前焦虑是多梦的常见诱因,通过腹式呼吸逐步放松肌肉,可降低自主神经兴奋性。冥想时专注于呼吸或正向意象,减少杂念干扰。温水泡脚或热敷肩颈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进入休息状态。

睡前不宜大量饮水或食用利尿食物,避免频繁起夜打断睡眠周期。长期睡眠问题需结合专业评估,排除潜在病理因素。日常记录睡眠日志有助于识别个体化诱因,针对性调整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