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黄疸型肝炎怎么治疗

2025.08.22 16:33

慢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休息与作息调整、定期复查、心理调适。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慢性黄疸型肝炎的药物治疗以保肝降酶为主,常用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可减轻肝脏炎症并促进肝细胞修复。若存在胆汁淤积,可选用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排泄。对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需结合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饮食调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豆制品、鱼肉等,避免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苹果等,有助于肝脏代谢功能恢复。严格控制酒精摄入,减轻肝脏负担。

3.休息与作息调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规律作息有助于肝脏自我修复,避免熬夜或长时间精神紧张。

4.定期复查:定期检测肝功能、胆红素等指标,及时评估病情变化。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发现异常及早干预。复查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通常每3-6个月一次。

5.心理调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或抑郁影响康复。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恢复。

治疗过程中需避免滥用药物或偏方,防止加重肝脏损伤。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出现乏力加重、尿色加深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因症状缓解而自行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