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黄疸照蓝光下降又上升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黄疸照蓝光下降又上升可能是由于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溶血因素、肝脏功能异常、胆道闭锁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的一些成分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键,使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重吸收增加,从而导致黄疸反复。这种情况下,一般停喂母乳2-3天,黄疸可明显减轻,但通常不需要完全停止母乳喂养,可以采用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同时密切观察黄疸变化。

2.感染因素:如果宝宝存在感染,如病毒、细菌感染等,会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感染会使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干扰胆红素代谢的正常进程。例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侵犯肝脏等器官,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此时需要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感染或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同时积极对症治疗,维持宝宝的身体状态稳定。

3.溶血因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是导致黄疸反复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时,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后,母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并使其破坏,产生大量未结合胆红素。常见的如ABO血型不合溶血或Rh血型不合溶血。对于溶血引起的黄疸,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或输注免疫球蛋白等,以减少溶血反应,降低胆红素水平。

4.肝脏功能异常:宝宝的肝脏发育尚未完善,如果存在肝脏疾病,如先天性肝炎等,会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肝脏细胞在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旦肝脏功能受损,胆红素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对于肝脏功能异常引起的黄疸,需要针对具体的肝脏疾病进行治疗,如使用保肝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5.胆道闭锁:胆道闭锁会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不能正常通过胆道排入肠道,从而引起黄疸持续不退或下降后又上升。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由于胆汁淤积在肝脏内,会逐渐导致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一旦确诊为胆道闭锁,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葛西手术或肝移植手术,以恢复胆汁的正常排泄通道。

在黄疸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等情况。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拒奶、哭闹不止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确保黄疸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