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腺样体切除后还鼻塞怎么办

2025.10.20 17:59

腺样体切除后仍鼻塞可能与术后局部水肿未消退、鼻腔结构异常未纠正、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持续存在、过敏因素未控制、术后护理不当有关。具体的治疗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患者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之后遵医嘱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局部水肿未消退:腺样体切除术后,手术创面可能出现暂时性水肿,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水肿通常在1-2周内逐渐消退,期间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或局部抗炎药物缓解症状。若水肿持续超过2周,需进一步检查排除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2.鼻腔结构异常未纠正:部分患者合并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结构问题,腺样体切除后仍可能因机械性阻塞导致鼻塞。此类情况需通过鼻内镜或影像学评估,必要时进行鼻中隔矫正术或下鼻甲成形术以改善通气。

3.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持续存在:若术前存在慢性炎症,术后可能因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而持续鼻塞。需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采用抗炎治疗、鼻腔冲洗或黏液促排剂,严重者需配合鼻窦手术。

4.过敏因素未控制: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鼻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加可加重鼻塞。需避免过敏原接触,并规范使用抗组胺药、鼻用激素或脱敏治疗。

5.术后护理不当:术后未保持鼻腔清洁、用力擤鼻或过早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创面出血、粘连或感染,影响恢复。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避免辛辣饮食和过度用力,确保创面正常愈合。

腺样体切除术后鼻塞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诊治。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饮食清淡,定期随访观察恢复进度。若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或持续头痛,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