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结肠炎的原因是什么

2025.02.16 09:07

慢性结肠炎的原因包括感染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因素:慢性结肠炎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例如,痢疾杆菌感染后若未彻底治愈,可能转为慢性炎症。一些病毒感染肠道黏膜后,会破坏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肠道黏膜处于持续的炎症状态。长期的肠道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发慢性结肠炎。在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感染源,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对抗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感染,抗真菌药物应对真菌问题。

2.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在慢性结肠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当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肠道自身组织识别为外来病原体并发起攻击时,就会导致肠道炎症。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就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肠道黏膜,引起黏膜的慢性炎症、溃疡等病变。对于免疫因素导致的慢性结肠炎,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调节剂或生物制剂来调节免疫反应。

3.遗传因素:部分慢性结肠炎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慢性结肠炎患者,其亲属发病的概率相对较高。某些基因的突变或遗传变异可能使个体更容易患上慢性结肠炎。目前针对遗传因素导致的慢性结肠炎,主要是通过早期筛查和症状出现后的积极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

4.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不良环境中,如污染的空气、水源,或者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环境下,都可能诱发慢性结肠炎。例如,生活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吸入有害气体或摄入受污染的水后,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引发炎症。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压力源,有助于缓解病情。

5.饮食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慢性结肠炎的常见原因。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会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炎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清淡、规律的饮食,对肠道健康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结肠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尽量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肠道健康状况。如果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