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情况下才会需要做肠镜

2025.03.19 09:49

肠镜检查通常在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黑便、肠道习惯改变、体重显著下降、家族有肠道疾病史等情况下做。具体分析如下:

1.出现持续腹痛:持续的腹痛可能是肠道疾病的信号,例如炎症性肠病、肠梗阻或肠道肿瘤。肠镜可以帮助医生直接观察肠道内的情况,确定疼痛的原因。通过肠镜,医生可以看到肠道的黏膜状态,发现潜在的病变,如息肉、溃疡或肿瘤等。肠镜还可以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病理检查,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病因。

2.便血或黑便:便血或黑便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可能源于肠道的多种疾病,如痔疮、肠道息肉、肠炎或肠癌等。肠镜检查能够帮助医生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原因。通过肠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肠道内的出血点,并在必要时进行止血处理。肠镜还可以进行活检,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3.肠道习惯改变:如出现腹泻、便秘或排便频率的显著变化,可能提示肠道功能异常或结构性疾病。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肠道的健康状况,排除肠道炎症、肿瘤或其他病变。通过观察肠道的形态和功能,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体重显著下降: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肠道肿瘤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肠道的健康状况,寻找可能导致体重下降的病因。通过肠镜,医生可以观察到肠道内的病变,并进行必要的活检,以便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5.家族有肠道疾病史:如果家族中有肠道疾病的病史,如结肠癌或炎症性肠病,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遗传风险,并在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措施。通过早期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肠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评估肠道健康状况。通过直接观察肠道内的情况,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变,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有肠道疾病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