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气滞血瘀怎么疏通经络

2025.02.23 12:28

气滞血瘀可通过运动锻炼、按摩推拿、中药调理、针灸艾灸、情志调节来疏通经络。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锻炼: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像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动作舒缓且能带动全身气血循环。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肌肉、关节等不断活动,可促使经络中的气血畅通,避免气血瘀滞。而且运动能调节呼吸,使气的运行更加顺畅有序,从而改善气滞血瘀的状态。

2.按摩推拿:按摩推拿是直接作用于经络穴位的疏通方法。专业的按摩师通过揉、按、推、拿等手法,作用于身体的经络和穴位。例如在血海穴、膈俞穴等与气血相关的穴位进行按摩,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按摩能够松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让气血冲破瘀滞之处,恢复正常的流通。

3.中药调理:中药中有许多具有行气活血功效的药材,如川芎、当归、红花等。中医会根据患者气滞血瘀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开出合适的方剂。这些中药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功能,使气行则血行,消除血瘀的状态。例如血府逐瘀汤,就是经典的行气活血方剂,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

4.针灸艾灸:针灸艾灸是中医疏通经络的重要手段。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虚实平衡。艾灸则借助艾绒的温热之力,温通经络。例如艾灸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温热的刺激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化解血瘀。针灸的刺激能激发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使气血在经络中畅通无阻。

5.情志调节:情志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长期的情绪压抑、焦虑等不良情志会导致气滞,进而引发血瘀。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如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压力,能使气的运行舒畅。当情志舒畅时,气的升降出入有序,有助于推动血液在经络中正常运行,避免气滞血瘀的形成。

在进行上述疏通经络的方法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