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宫颈探针检查会不会出血

2025.06.10 17:40

宫颈探针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少量出血,属于正常现象。宫颈组织较为脆弱,尤其是存在炎症、糜烂或息肉等病变时,器械接触可能导致黏膜轻微损伤引发出血。但出血量通常极少,短暂且可自行停止,无需过度担忧。

宫颈探针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宫颈管长度、方向或通畅性,常见于不孕症检查或宫腔操作前的准备。操作时,医生会将细软探针轻柔插入宫颈管,过程中可能刺激宫颈黏膜或触碰病变区域。例如,宫颈柱状上皮外翻糜烂者因组织血供丰富更易出血;宫颈息肉受机械摩擦也可能渗血。若检查后出血持续超过2-3天或伴随异常分泌物、腹痛,需警惕感染或深层损伤,应及时就医复查。

检查前需避开月经期,确认无急性盆腔炎症。术后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盆浴及剧烈运动,以防创面感染或出血加重。凝血功能异常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应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操作风险。少数敏感体质可能因疼痛刺激出现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头晕、冷汗,需卧床观察。总体而言,规范操作下宫颈探针检查安全性较高,短暂出血不影响健康,但需关注异常症状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