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什么是子宫次全切

2025.04.07 08:43

子宫次全切是一种妇科手术,指切除子宫体但保留子宫颈的手术方式。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某些子宫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当病变局限于子宫体且宫颈无明显病变时,可选择子宫次全切。与全子宫切除相比,子宫次全切保留了宫颈,对盆底结构的破坏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手术方式。

子宫次全切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通过腹部切口或腹腔镜技术切除子宫体。手术中需仔细分离子宫体与周围组织,保留宫颈及部分子宫峡部。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短期腹痛、阴道少量出血等症状,需密切观察。由于保留了宫颈,术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子宫次全切后患者不再有月经,但卵巢功能正常者仍可分泌激素,维持女性特征。

进行子宫次全切手术需注意以下事项: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手术指征,排除宫颈病变;术中需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器官,如膀胱、输尿管等;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感染,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以促进恢复;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宫颈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需充分沟通手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子宫次全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规范操作,确保患者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