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结石和水质有关系吗

2024.10.28 17:48

肾结石和水质是有关系的。

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水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异常可能会增加肾结石形成的风险。例如,如果水中钙、草酸、尿酸等物质的浓度过高,人体摄入后,这些物质在肾脏内的排泄过程中就容易形成结晶,进而发展为肾结石。在一些地区,水源可能是硬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可能会使体内钙的负荷增加。当肾脏对钙的代谢出现轻微异常时,多余的钙就可能与草酸等物质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另外,如果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也可能影响肾脏的代谢功能,干扰肾脏对各种物质的正常排泄和重吸收,从而间接促使肾结石的形成。

从地域差异方面也能发现水质与肾结石的关联。在一些水质较差的地区,肾结石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比如,某些干旱地区,水源相对匮乏,饮用的水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矿物质和杂质,这无疑增加了肾结石发病的可能性。而在水质较好、经过严格净化处理的地区,居民患肾结石的比例相对较低。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水质是一个影响因素,但肾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还与个人的饮食习惯、代谢状况、泌尿系统结构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有些人长期摄入大量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坚果等,即使饮用的水质较好,也可能因为草酸摄入过多而形成草酸钙结石;还有些人由于自身存在泌尿系统梗阻等疾病,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中的物质容易沉积形成结石,即使水质没有问题也难以避免肾结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