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全身瘫痪怎么大小便

2025.01.14 17:59

全身瘫痪患者可通过导尿、使用成人纸尿裤、借助便盆、进行康复训练改善排便功能、间歇性导尿等方式解决大小便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导尿: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全身瘫痪患者小便问题的方法。通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尿液可顺着导尿管排出体外。这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插管,以避免泌尿系统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并且要做好尿道口的清洁护理工作,如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尿道口周围,防止细菌滋生。同时,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等,若发现尿液浑浊、血尿或尿量异常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使用成人纸尿裤:成人纸尿裤对于全身瘫痪患者的大小便管理较为方便。能够吸收尿液和粪便,保持患者皮肤的相对干爽。在使用时,要选择合适尺寸的纸尿裤,确保贴合身体,防止侧漏。要经常检查纸尿裤的情况,一旦发现纸尿裤已经湿透或者有粪便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时,要轻柔地清洁患者的会阴部皮肤,可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然后擦干,避免皮肤长时间接触尿液和粪便而发生褥疮等皮肤问题。

3.借助便盆:对于大便问题,可借助便盆来解决。护理人员将患者侧卧,把便盆放置于患者臀部下方合适位置,让患者恢复仰卧位。在患者排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并给予适当的支撑和协助,防止患者摔倒或滑落便盆。排便结束后,要及时清理便盆并清洁患者的臀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果患者排便困难,可以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但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4.进行康复训练改善排便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全身瘫痪患者的排便功能。例如盆底肌训练,虽然患者全身瘫痪,但可以通过生物反馈疗法等方式刺激盆底肌肉。这种训练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控制排便。另外,还可以进行腹部按摩训练,按照肠道蠕动的方向,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进行环形按摩,每天多次,每次持续一定时间。同时,结合适当的体位改变,如定时抬高床头或侧卧等,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肠道内容物的移动,从而改善排便功能。

5.间歇性导尿:间歇性导尿是一种相对更有利于维持膀胱功能的导尿方式。与长期留置导尿管不同,间歇性导尿是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导尿,如每4-6小时一次。这样可以让膀胱有规律地充盈和排空,减少膀胱萎缩和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在进行间歇性导尿前,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培训,确保操作的正确性。操作时要注意严格的清洁消毒,导尿后要记录尿量、尿液颜色等信息。如果患者在两次导尿期间出现尿急、尿痛或下腹部胀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导尿的时间间隔或寻求医疗帮助。

全身瘫痪患者在处理大小便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和感染。无论是使用何种方式,都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如是否有不适、疼痛等情况,并且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大小便功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同时,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因为大小便失禁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羞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