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感染引起血压低

2025.03.07 20:05

感染引起血压低的原因包括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引发血管扩张和血容量不足、心脏功能受损影响心输出量、电解质紊乱导致血管张力下降以及脱水状态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具体分析如下:

1.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感染如败血症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还会抑制心肌收缩力,进一步降低血压。

2.感染性休克引发血管扩张和血容量不足:感染性休克时,病原体及其毒素导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液重新分布,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进一步减少,导致血压显著下降。

3.心脏功能受损影响心输出量:某些感染如心肌炎会直接损害心肌,导致心脏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心输出量的减少直接影响血压,导致低血压状态。

4.电解质紊乱导致血管张力下降:感染过程中,由于发热、呕吐、腹泻等原因,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这些电解质紊乱会影响血管平滑肌的张力,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5.脱水状态减少有效循环血量:感染常伴有发热、出汗、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脱水。脱水状态下,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前负荷下降,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导致血压降低。

感染引起血压低的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生理病理过程。及时识别和处理感染,纠正血容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改善心脏功能,是治疗感染性低血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