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得了类风湿病该怎么办

2025.07.23 08:37

得了类风湿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坚持服用抗风湿药物缓解症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保持适度运动改善关节功能、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炎症反应。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类风湿病属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干预对控制病情至关重要。应选择风湿免疫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可能包括药物联合治疗或生物制剂。拖延治疗可能导致关节畸形或内脏损伤,因此首次出现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时需尽快就医。

2.坚持服用抗风湿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抗炎镇痛药和慢作用抗风湿药,前者用于短期缓解疼痛,后者需长期服用以延缓病情。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或肝肾功能异常,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停药。若出现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复诊。

3.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类风湿病活动度会动态变化,需每3-6个月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影像学检查能发现早期关节破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避免残疾。合并肺纤维化或血管炎的患者需增加胸部CT等专项检查。

4.保持适度运动改善关节功能:急性期需减少负重活动,缓解期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每日关节屈伸练习能预防僵硬,但需避免过度劳累。物理治疗如热敷或电疗可辅助缓解疼痛,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5.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炎症反应:增加深海鱼、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抑制炎症介质生成。减少高糖、红肉及精加工食品摄入,避免加重氧化应激。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需限制嘌呤摄入。

治疗期间需记录症状变化和用药反应,便于医生评估疗效。寒冷潮湿环境可能诱发症状加重,需注意保暖。避免轻信偏方或保健品,不规范治疗可能加速关节破坏。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必要时可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