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024.12.03 11:2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常见原因有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肠道细菌移位、医源性因素等。具体分析如下:

1.肝硬化腹水: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腹水。同时,门脉高压使肠道淤血,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细菌容易透过肠壁进入腹腔。肝硬化患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也降低,不能有效清除细菌,从而容易引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2.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出现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严重水肿和腹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补体系统功能异常,再加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削弱了机体的防御能力,使得细菌容易侵入腹腔引发感染。

3.免疫功能低下: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例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者长期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抵御细菌的入侵。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一定的免疫防御机制,但免疫功能低下时这种防御机制被破坏,细菌可在腹腔内大量繁殖,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4.肠道细菌移位: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如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后,肠道内的细菌及其毒素可穿过肠黏膜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继而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到达腹腔,引起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5.医源性因素:一些医疗操作可能会增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风险。例如腹腔穿刺、腹膜透析等操作,如果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细菌就可能被带入腹腔。另外,长期留置腹腔引流管也容易引发感染,细菌可沿引流管逆行进入腹腔。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尽量避免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如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证医疗操作的无菌性等,以降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