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妊娠会影响血糖吗

2025.04.16 11:03

妊娠确实会影响血糖水平。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的激素变化和代谢需求增加,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引发妊娠糖尿病。这种状况不仅对孕妇健康有潜在风险,也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了解妊娠对血糖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至关重要。

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和人胎盘催乳素会显著增加。这些激素具有抗胰岛素作用,可能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进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孕妇的代谢需求增加,身体需要更多能量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发育,这也会对血糖调节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孕妇的胰腺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应对这些变化,血糖水平可能持续升高,最终发展为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通常在怀孕中期出现,并在分娩后自行消失,但若不及时管理,可能增加孕妇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导致胎儿过大、早产或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妊娠期间的血糖水平,孕妇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尤其是在怀孕24至28周时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建议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精制碳水化合物。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孕妇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波动,因为这些因素也可能影响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以确保母婴健康。妊娠期间血糖管理需要综合饮食、运动、监测和医疗干预等多方面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