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剖宫产更容易患下肢静脉血栓吗

2024.11.07 15:03

剖宫产相对自然分娩来说,确实更容易患下肢静脉血栓。

在剖宫产过程中,产妇需要接受麻醉,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下肢的肌肉收缩功能,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减慢。而且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时间往往相对较长,身体活动减少,进一步阻碍了下肢静脉血液的正常回流。剖宫产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变化,使血液处于相对高凝状态,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剖宫产产妇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

不仅如此,剖宫产术后的疼痛也可能使产妇不敢过多活动下肢,这也为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如果不重视预防和早期发现,下肢静脉血栓一旦形成,不仅会给产妇带来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其下肢情况,鼓励产妇尽早适当活动下肢,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等。同时,产妇自身也应提高警惕,认识到下肢静脉血栓的潜在风险,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预防和康复,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