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炎症是怎么引起的

2024.12.03 11:33

十二指肠炎症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会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十二指肠黏膜,引发炎症。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传播,如共用餐具等。在治疗方面,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减轻十二指肠炎症。

2.药物刺激: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对十二指肠黏膜造成直接刺激和损伤。这些药物会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保护作用。所以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遵循医嘱,尽量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剂型或替代药物,必要时可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3.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饥饿,或者经常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等,都会对十二指肠黏膜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胃酸分泌失调,十二指肠黏膜长期受到胃酸侵蚀,从而引发炎症。改善饮食习惯是关键,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减少饮酒量。

4.精神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导致胃肠激素分泌紊乱,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黏膜的血液循环发生改变,黏膜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炎症。患者需要调整心态,通过适当的运动、休闲活动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5.遗传因素:部分十二指肠炎症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和功能存在先天性的薄弱环节,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更容易发生炎症。虽然遗传因素难以改变,但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