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如何能治好结肠炎

2025.01.08 11:09

结肠炎的治疗可从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心理调节等方面着手。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饮食调整对结肠炎的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像全麦面包、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保持肠道正常蠕动。同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减轻肠道消化负担。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如牛奶等乳制品对于乳糖不耐受者。饮食规律且健康有助于改善肠道内环境,缓解结肠炎症状。

2.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结肠炎的重要手段。对于炎症性肠病导致的结肠炎,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常常被使用,可以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会用到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能快速减轻炎症,但有一定副作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适用于对激素依赖或抵抗的患者,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控制炎症。抗生素在有细菌感染证据时使用,如环丙沙星等,可消除肠道有害菌。正确使用药物并遵循医嘱调整剂量,能有效控制结肠炎病情。

3.中医治疗:中医在结肠炎的治疗中有独特优势。中药方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论治。例如,对于脾胃虚弱型的结肠炎,可能会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中医的针灸疗法也有一定效果,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天枢等穴位,可调节肠道功能,改善气血运行,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中药灌肠也是一种常用方法,将中药药液直接灌入肠道,使药物在局部发挥作用,减轻肠道炎症,促进黏膜修复。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特定情况的结肠炎患者。当结肠炎并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肠道穿孔、大出血或癌变时,手术是必要的选择。例如,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果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进行结肠切除手术。另外,对于一些存在严重肠道狭窄、梗阻且药物治疗无法改善的患者,手术也可解除肠道的机械性梗阻,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过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术后也需要精心护理和康复。

5.心理调节:心理因素在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中不容忽视。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结肠炎症状。患者应积极进行心理调节,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方式释放压力。与家人、朋友多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情感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应对压力和不良情绪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结肠炎的治疗和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治疗结肠炎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