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胰腺炎怎么查体

2024.12.20 09:39

急性胰腺炎查体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实验室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视诊:观察患者的腹部外形,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有腹部膨隆,这是由于胰腺炎症导致腹腔内渗出、肠麻痹等引起胃肠积气积液所致。同时观察患者皮肤黏膜颜色,部分患者可能因胆道梗阻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还需注意患者的呼吸运动,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可能会影响膈肌运动,导致呼吸浅快。

2.触诊:重点是腹部触诊。患者多有上腹部压痛,炎症累及全胰腺时可出现全腹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块,可能为肿大的胰腺、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触诊时动作要轻柔,因为患者腹痛明显,粗暴触诊可能加重患者痛苦并导致病情恶化。

3.叩诊:主要是检查有无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有大量渗出液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腹腔积液,这是急性胰腺炎较为严重的表现之一。另外,还可通过叩诊大致判断肝脾等脏器的边界和大小,了解是否存在肝脾肿大等相关情况。

4.听诊:听诊肠鸣音情况。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肠鸣音可能活跃,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肠麻痹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通过听诊肠鸣音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肠道功能状态,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5.实验室检查:虽然不属于传统查体内容,但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至关重要。血清淀粉酶在发病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4-5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升高较晚,下降较慢。血清脂肪酶常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还可检查血常规看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反映炎症反应程度;检查血钙,血钙降低提示病情严重。

在进行急性胰腺炎查体时,要动作轻柔,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同时要综合各项查体结果以及患者的症状、病史等进行全面分析,不能仅凭单一的查体结果做出诊断。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完善检查并开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