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阴道排液是怎么回事

2025.04.16 11:03

阴道排液可能由生理性分泌物增多、阴道炎症、宫颈病变、盆腔感染、内分泌失调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性分泌物增多:阴道排液在排卵期、妊娠期或性兴奋时可能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此时分泌物通常呈透明或乳白色,无明显异味,质地稀薄或呈拉丝状,与激素水平波动直接相关。若无瘙痒、疼痛等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即可。

2.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感染会导致分泌物异常,常伴有颜色、气味或质地的改变。例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分泌物呈豆腐渣样,细菌性阴道病则可能散发鱼腥味。炎症刺激还可能引发外阴瘙痒或灼热感,需通过白带检查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用药。

3.宫颈病变: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或宫颈癌前病变可能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尤其接触性出血后可能混有血性排液。慢性宫颈炎常表现为黏稠脓性分泌物,而宫颈癌晚期可能出现淘米水样恶臭排液。需结合宫颈TCT和HPV筛查进一步诊断。

4.盆腔感染: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等上行感染可引起脓性阴道排液,多伴随下腹痛、发热或腰骶坠胀。炎症导致输卵管渗出增多,与坏死组织混合后经阴道排出,可能呈现黄绿色或带血丝,需抗生素治疗并排查盆腔粘连。

5.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足等激素紊乱疾病会干扰阴道黏膜分泌功能。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导致分泌物减少且干涩,而雄激素过高则可能引发稀薄水样排液,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评估并调节内分泌。

阴道排液是多种疾病的常见表现,其性状变化对病因判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若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尽早就医完善妇科检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测,避免延误器质性病变的治疗时机。日常需注意生殖卫生,避免过度冲洗阴道或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