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儿童大便出血如何处理

2025.02.08 07:32

儿童大便出血可能是便秘、肛裂、肠炎、肠息肉、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调整饮食、保持肛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便秘:如果儿童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可能会撑破肛门周围皮肤导致出血。此时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同时让孩子多喝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软化大便。还可适当增加孩子的活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憋便。

2.肛裂:多因便秘引起,除了调整饮食改善便秘情况外,要注意保持肛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轻轻擦干,可涂抹凡士林等油脂类物质保护肛周皮肤,促进肛裂愈合。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清洗肛门。

3.肠炎: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能会出现大便带血,常伴有腹泻、腹痛等症状。需要就医进行大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盐。

4.肠息肉:肠息肉也可能导致儿童大便出血,通常为无痛性便血。这种情况一般需要通过肠镜检查确诊,确诊后多需要手术切除息肉。术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以及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5.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疾病可能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大便出血。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提升血小板数量等。

儿童大便出血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如果出血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剧烈腹痛、呕吐、发热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正确的治疗。同时,在未明确病因前,不要自行给孩子使用止血药物或其他药物,以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