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婴儿突然便血怎么回事

2025.02.23 12:28

婴儿突然便血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肛裂、肠道感染、肠套叠、维生素K缺乏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儿便血常见原因之一。病因主要是婴儿的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婴儿摄入牛奶后,肠道黏膜受到刺激,引发炎症,导致肠道黏膜破损出血,从而出现便血。这种情况下,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食用牛奶及奶制品,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

2.肛裂:肛裂多因婴儿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引起。婴儿肛门括约肌发育尚不完善,当干结的大便通过肛门时,容易撑破肛管皮肤,造成肛裂出血。通常在排便时或排便后出现少量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家长要注意调整婴儿饮食结构,保证足够水分摄入,使大便松软。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水果泥、蔬菜泥等。

3.肠道感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肠道都可能引起便血。例如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感染导致肠道黏膜受损、炎症反应,使肠道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而便血。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还伴有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粪便检查以明确病原体,根据病原体类型进行抗感染治疗。

4.肠套叠: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病因多与婴儿肠道解剖结构特点有关,如回盲部系膜尚未完全固定等。套叠部位肠管血液循环受阻,肠黏膜缺血坏死而出血。婴儿常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包块等。一旦怀疑肠套叠,需立即就医,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等方法复位。

5.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对凝血因子的合成至关重要。婴儿由于自身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合成维生素K的能力不足,若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就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缺乏维生素K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起肠道等部位出血。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K。

婴儿出现便血情况,家长不要惊慌失措,但也不能忽视。要仔细观察便血的颜色、量、伴随症状等,如是否有发热、哭闹不止、呕吐等情况,以便在就医时能准确告知医生相关信息,有助于医生快速诊断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