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胸腔积液是怎么引起的

2025.01.02 14:38

胸腔积液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低蛋白血症、肺炎、结核、恶性肿瘤、心力衰竭。具体分析如下:

1.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胸腔内液体产生增多而吸收减少,从而导致胸腔积液。常见于营养不良、肝脏疾病等情况。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改善营养状况,随着血浆蛋白水平的提升,胸腔积液情况可能得到改善。

2.肺炎:肺部感染引发炎症反应,炎症累及胸膜时可使胸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胸腔积液产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肺部都可能引发。针对肺炎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随着肺炎的好转,胸腔积液也会逐渐减少。

3.结核: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可引起结核性胸膜炎,导致胸腔积液。患者常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以彻底清除结核分枝杆菌,减少胸腔积液的产生并促进其吸收。

4.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胸膜时,可阻塞淋巴管,导致胸腔积液。肿瘤细胞还可直接侵犯胸膜,使胸膜通透性增加。这种情况下胸腔积液往往是血性的。需要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等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5.心力衰竭:当心脏功能衰竭时,静脉回流受阻,体循环和肺循环淤血,可导致胸腔积液。右心衰竭时多为双侧胸腔积液,且右侧量多于左侧。左心衰竭时多为左侧胸腔积液。需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心脏功能,减轻淤血症状,胸腔积液也会随之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