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感冒引起发热怎么退热

2025.03.11 11:55

感冒引起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适当休息、中医调理等方法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通过外部手段帮助身体散热,常用方法包括温水擦浴、冰袋敷额头、退热贴等。温水擦浴时,水温应控制在32-34℃,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皮肤。冰袋敷额头时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退热贴可直接贴于额头或颈部,方便且安全。物理降温适用于轻度发热,若体温持续升高,需结合其他方法。

2.药物退热:药物退热是快速降低体温的有效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成人和儿童,但需注意剂量,避免过量引起肝损伤。布洛芬具有抗炎作用,适用于伴有炎症的发热。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过敏史的人群。

3.补充水分:发热时身体水分流失加快,容易导致脱水,因此需及时补充水分。建议饮用温水、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补充水分有助于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毒素排出。若伴有呕吐或腹泻,更需注意补充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

4.适当休息:发热时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适当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睡眠时选择舒适的体位,避免压迫胸部或腹部,影响呼吸。休息期间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但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发热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可通过中药或针灸调理。常用中药包括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针灸可选择大椎、曲池等穴位,帮助退热。中医调理需根据个体体质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感冒引起的发热是身体对抗病毒或细菌的防御反应,退热过程中需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避免过度降温导致身体机能紊乱。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