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膀胱脱垂的原因有哪些

2024.07.26 10:53

膀胱脱垂是指膀胱位置下降,甚至部分或全部脱出阴道外,这种情况常见于女性,尤其是产后和中老年女性。其病因主要有分娩损伤、盆底肌肉松弛、长期腹压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其他疾病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阴道及周围组织受到极度牵拉,可能导致盆底肌肉、韧带等支持结构损伤,使膀胱位置不稳定,从而导致膀胱脱垂。产后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等,有助于加强盆底肌肉,预防膀胱脱垂。

2.盆底肌肉松弛: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逐渐松弛,支持力下降,容易导致膀胱脱垂。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瑜伽等,有助于提高盆底肌肉力量,预防膀胱脱垂。

3.长期腹压增加:长期咳嗽、便秘、肥胖等导致腹压增加,使膀胱受到压力,容易引发膀胱脱垂。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疾病,控制体重,减少腹压对膀胱的影响。

4.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盆底肌肉、韧带等组织萎缩,从而引发膀胱脱垂。适当补充雌激素,如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有助于改善盆底肌肉状况,预防膀胱脱垂。

5.其他疾病影响:如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疾病,可能导致盆底结构异常,进而引发膀胱脱垂。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以减轻对盆底结构的影响。

膀胱脱垂的病因多种多样,通过加强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相关疾病、控制体重等方法,可以预防和改善膀胱脱垂。在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腹压,对预防膀胱脱垂具有重要意义。如有症状,请及时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