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肺栓塞溶栓前后应该如何护理

2025.01.02 14:27

肺栓塞溶栓前后护理应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静脉通路的维护、出血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心理支持与教育以及随访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具体分析如下:

1.生命体征监测:在肺栓塞溶栓治疗前后,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至关重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等。溶栓治疗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因此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或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

2.静脉通路的维护:溶栓治疗通常需要通过静脉输注药物,因此保持良好的静脉通路至关重要。应定期检查静脉输液部位,观察是否有红肿、渗出或疼痛等感染迹象。确保输液管道的通畅,避免气泡或血栓形成。必要时可更换静脉穿刺点,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护士应熟悉溶栓药物的使用规范,确保准确给药。

3.出血风险的评估与管理:溶栓治疗后,患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因此需定期评估出血情况。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肤淤血、血尿、血便或其他异常出血现象。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凝血功能。若出现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停止溶栓药物的使用,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处理。患者及家属应了解出血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就医。

4.心理支持与教育:肺栓塞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时,常伴随焦虑和恐惧情绪。提供心理支持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并给予适当的解释和安慰,帮助患者理解治疗过程及可能的效果。同时,教育患者有关肺栓塞的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心理负担。

5.随访与康复计划的制定:溶栓治疗后,患者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随访与康复计划。定期复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肺功能恢复,并提供饮食与生活方式的建议,以降低再次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同时,鼓励患者参与支持小组,分享经验,增强信心。

在护理过程中,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变化,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治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