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是脾脓肿

2024.11.07 15:03

脾脓肿是指脾脏的化脓性感染,导致局部形成脓液积聚的一种疾病。

脾脓肿通常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的原因包括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灶的细菌通过血液播散至脾脏,如败血症;脾脏受到外伤后感染;邻近器官的感染蔓延至脾脏等。患者会出现发热、左上腹疼痛、左上腹饱满或可触及肿块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寒战、乏力、恶心、呕吐等表现。

脾脓肿是一种相对少见但严重的疾病状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脓肿可能会不断增大,导致脾脏破裂,引起腹腔内大出血,危及生命。感染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全身感染的扩散,引发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脾脓肿的诊断,除了依据症状和体征外,还常借助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使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经皮穿刺引流或手术切除脾脏等方法来清除脓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在治疗后也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再次发生。脾脓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