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睾丸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2025.10.30 07:12

睾丸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乳酸脱氢酶、胎盘碱性磷酸酶、抑制素B。具体分析如下:

1.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合成。在睾丸肿瘤中,卵黄囊瘤和胚胎性癌可能导致甲胎蛋白水平升高。该标志物对诊断和监测非精原细胞瘤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混合型生殖细胞瘤中更为常见。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肿瘤负荷和治疗效果,但需注意肝炎或肝硬化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其升高。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在睾丸肿瘤中,绒毛膜癌和部分精原细胞瘤可能产生该激素。其β亚单位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常用于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该标志物升高可能提示肿瘤侵袭性强或转移风险高,但妊娠或垂体疾病也可能干扰检测结果。

3.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酶,其水平升高可能与睾丸肿瘤组织坏死或快速增殖有关。该标志物特异性较低,但可用于评估肿瘤体积和预后,尤其在晚期生殖细胞瘤中更为显著。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或溶血也可能导致乳酸脱氢酶升高。

4.胎盘碱性磷酸酶:胎盘碱性磷酸酶在精原细胞瘤中表达较高,可作为辅助诊断标志物。其敏感性有限,但与其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该酶在吸烟者或某些良性病变中也可能轻度升高,需结合临床判断。

5.抑制素B:抑制素B由睾丸支持细胞分泌,在性索间质肿瘤如支持细胞瘤中可能异常升高。该标志物对鉴别生殖细胞肿瘤与非生殖细胞肿瘤有一定价值,但需注意其水平受年龄和睾丸功能状态影响较大。

检测肿瘤标志物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避免单一指标误判。不同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异,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性。治疗过程中需动态监测标志物变化,及时调整方案。部分非肿瘤性疾病或生理状态可能干扰结果,需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