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针灸疗法怎么治疗耳聋

2025.10.20 17:59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听宫穴改善耳部气血循环、选取翳风穴调节少阳经气、配合合谷穴增强整体调节作用、运用百会穴升提阳气以濡养耳窍、结合足三里穴补益脾胃生化气血。具体分析如下:

1.刺激听宫穴:听宫穴位于耳屏前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针刺该穴能直接作用于耳周经络,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耳窍闭塞。临床操作以斜刺为主,深度约0.5寸,配合捻转手法增强针感,使气至病所。

2.选取翳风穴:翳风穴在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属手少阳三焦经。针刺此穴可疏通耳部经气,化解痰瘀阻滞。进针时向对侧耳尖方向刺入1寸,平补平泻手法可调和少阳经气,改善耳鸣伴随症状。

3.配合合谷穴: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位于虎口处。针刺合谷能激发全身经气,通过经络传导作用于耳部。直刺0.8寸后行提插手法,可调节气血上荣耳窍,尤其适用于突发性耳聋。

4.运用百会穴:百会位于头顶正中,为督脉要穴。艾灸或浅刺百会可升提清阳之气,输布精气至耳窍。操作时向后平刺0.3寸,配合温针灸能增强温通效果,适用于虚寒型听力减退。

5.结合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位于膝下三寸。针刺该穴可健脾益气,助气血生化上濡耳部。直刺1.5寸后行补法,能改善长期听力下降伴脾胃虚弱症状。

治疗前需排除鼓膜穿孔等器质性病变,孕妇慎用百会穴。针刺深度与手法应依据个体差异调整,避免过度刺激。疗程间隔需结合体质反应,出现晕针立即停止操作。艾灸时防止烫伤,保持环境温暖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