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心脑血管病吃什么药

2025.08.11 14:18

心脑血管病患者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改善微循环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这类药物适用于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但需注意胃肠道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

2.降压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血管负担。不同机制药物适用于不同人群,例如钙拮抗剂适合老年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合并糖尿病者更有利。用药需根据血压波动调整剂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跳性高血压。

3.降脂药:他汀类药物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长期服用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但需警惕肝功能异常和肌肉损伤。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脂和转氨酶水平,避免与某些抗生素联用。

4.抗凝药:华法林、利伐沙班等用于房颤或深静脉血栓患者,防止血栓栓塞。这类药物需严格监测凝血指标,调整剂量至目标范围。饮食中维生素K摄入量需保持稳定,避免影响药效。

5.改善微循环药物:丹参、川芎嗪等中药成分可扩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建立。适用于慢性缺血性疾病,但起效较慢,需长期服用。联合西药时需注意相互作用,避免重复用药。

药物选择需结合病情和个体差异,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观察不良反应。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饮食清淡,限制钠盐和脂肪摄入,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