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阳光过敏性皮炎是什么

2024.12.02 15:59

阳光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由于皮肤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而引发的皮肤炎症性疾病。

当皮肤暴露于紫外线辐射后,对于阳光过敏的个体,其免疫系统会将紫外线诱导产生的某些物质视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会导致皮肤出现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瘙痒、肿胀,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水疱、丘疹等皮疹表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暴露于阳光的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臂、手背等。阳光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个体的遗传因素有关,某些人天生就具有对紫外线过敏的体质。同时,一些外部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例如食用了某些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香菜、柠檬等或药物如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后暴露于阳光,会增加发病的风险。而且,随着环境变化,大气臭氧层变薄,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阳光过敏性皮炎的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在日常生活中,阳光过敏性皮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防晒措施。这不仅是在阳光强烈的夏季需要注意,即使在其他季节,紫外线辐射依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外出时应尽量避免在紫外线最强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使用遮阳伞、遮阳帽、太阳镜等物理防晒用品,同时涂抹具有高倍数防护的防晒霜。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应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症状较轻者可使用冷敷等方法缓解瘙痒和肿胀,症状严重者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等,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