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皮肤破损的定义

2024.11.27 15:50

皮肤破损是指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包括从最轻微的表皮擦伤、划伤到较严重的皮肤撕裂、割伤、烧伤、溃疡等多种情况。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等构成,正常情况下,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够抵御外界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的侵袭。当皮肤破损时,这一屏障功能就会受到损害。例如,表皮擦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破损,可能由于不小心的摩擦、摔倒擦蹭等引起,仅仅是表皮层的部分细胞受损脱落。而划伤则可能是被尖锐的物体如刀具、玻璃等划破皮肤,伤口的深度和长度根据划伤的程度有所不同。皮肤撕裂伤往往是受到较大外力牵拉造成的,这种破损可能涉及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伤口边缘不整齐,愈合相对复杂。烧伤也是皮肤破损的一种类型,无论是热力烧伤、化学烧伤还是电烧伤,都会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热力烧伤会使皮肤细胞因高温而变性坏死,化学烧伤会因化学物质的腐蚀作用损伤皮肤,电烧伤则会造成电流通过皮肤时的热损伤和电生理紊乱。皮肤溃疡则是一种慢性的皮肤破损,可能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良、长期受压、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皮肤组织逐渐坏死、溃烂。

皮肤破损后,身体会启动一系列的修复机制。首先是止血过程,破损处的血管会收缩,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来堵住伤口,防止进一步失血。随后,炎症反应开始,白细胞会迁移到伤口部位,清除可能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接着,成纤维细胞开始增生,合成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为伤口愈合提供结构支撑。新生的血管也会逐渐长入伤口区域,为修复组织提供营养。如果皮肤破损较小且没有感染等并发症,表皮细胞会从伤口边缘向中心迁移,逐渐覆盖伤口,实现愈合。如果皮肤破损严重或者存在感染、糖尿病等影响愈合的因素,愈合过程就会受到阻碍,可能会出现伤口迁延不愈、感染加重等情况,甚至可能引发全身性的感染等严重后果。